奋楫高歌西财答卷 当前位置: 首页> 奋楫高歌西财答卷> 正文>

奋楫高歌 西财答卷之五:发挥学科建设的战略统领作用 加快建设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2024-11-21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强调“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学科,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映射出一所大学的历史传承、办学特色和综合实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是学校服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是落实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战略部署的必然选择。

五年多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瞄准建设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在深化改革创新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集群。五年多的砥砺奋进,学校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学科核心竞争力、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新增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专业类别。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重大进步、重大突破。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数学等3个学科继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社会科学总论之后跻身ESI全球前1%学科行列,覆盖现有14个一级学科。11个学科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工商管理学科群成功通过EQUIS再认证,会计学院通过AACSB商科与会计双认证再认证。学科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显著增强。

深刻把握教育发展规律 全力推进学校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2018年12月,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明确了学校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并以此引领带动学校全面创新发展的历史新跨越中的新的历史方位,提出学校肩负的历史使命是“成为中国高等财经教育的主要引领者、国际商科教育舞台上的有力竞争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贡献者”,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努力建设国际知名财经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西财力量”,开启了新时代学校发展的新征程。围绕本次大会提出的实现新时代学校战略目标“三步走”的战略安排,率先提出“建设新文科、引领新财经、创造新优势”的发展理念,强调“保持战略定力,深入实施‘四大核心战略’,全面贯彻‘五个更加注重’,着力抓好‘八大改革和建设任务’”,进一步丰富拓展了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核心战略体系。

2020年12月,学校第十三届三次党代会把学校未来的发展放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格局中、放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势中、放在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加以审视和谋划,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远景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要求“十四五”发展在战略考量上要深刻把握“现代化”这一时代要求、“高质量”这一战略主题、“新财经”这一战略引领、“双一流”这一战略任务,作出“新财经”就是“新时代的高等财经教育”的重要论断,明确指出“‘新财经’是理念、是战略、更是行动,必须以‘新财经’统揽学校未来发展和各项重大部署,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实现学校各领域系统性优化、整体性提升”。党的二十大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全面战略部署,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单章阐述,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时代坐标中,2023年2月,学校第十三届五次党代会作出全面推进“新财经”战略升级、加快建设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定,提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根本指引,以“全面推进‘新财经’战略升级”为战略牵引,以推进“一流学科培优”和“财经科技创新”为战略重点,以“人才引领发展”为战略支撑,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科学谋划新征程学校改革发展的战略行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高地、财经科技创新高地、一流财经人才高地,推动变先发优势为制胜优势,加快实现“新财经”乘势跃升、迈向胜势。五年多来,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始终坚持自信自强,创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努力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体现西财特色、服务国家全局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学科建设战略统领 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改变着财经领域的内涵与外延,引发高等财经教育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从而重塑高等财经教育的形态。五年多来,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四个面向”,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科技前沿紧密衔接,发挥学科建设的战略统领作用,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超越,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学校相继制定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对标竞进、争创一流”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规划及方案,明确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思路、总体目标及重大举措,全面加强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先后制定出台《“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伟大实践”一流学科培优行动方案》《数字经济与交叉科学创新研究院(园区)建设方案》等重大建设改革方案,加快探索新兴交叉学科布局和有组织学科建设的新路径。统筹实施“新财经本科人才培养工程”“卓越研究生教育工程”“理论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工程”“百年西财文化品牌提升工程”“全球一流学科伙伴培育工程”“数字西财新动能提升工程”等重大建设工程,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增强整体效能。先后召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国家一流学科培优行动推进会、财经科技创新大会、学科建设大会等重要会议,全面落实学校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建设,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学校全面创新发展。

坚持服务国家最高追求 构建优良学科生态体系

五年多来,学校始终坚持把学科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持续完善学科战略布局,着力构建优良学科生态体系。学校制定出台进一步优化学科战略布局实施办法、二级学科设置管理办法等,加快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谋划布局建设国家安全学、区域国别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和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新兴交叉领域,推动构建优良学科生态体系。

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公共管理学3个学科建成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会计、审计、社会工作3个专业学位建成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新增区域国别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字经济、电子信息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出台学校学科优化调整实施方案,重组金融学院与中国金融研究院、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院,成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推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所在建设单位更名,进一步优化学科的学院布局,落实学科建设主体责任,增强学科发展内生动能。

打造优势特色学科集群 提高学科整体创新能力

五年多来,学校积极融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瞄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实施分类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优势学科集群。以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为牵引,大力加强以应用经济学为重点、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以工商管理学和统计学为支撑,凸显金融优势特色的“经济与管理学科群”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遵循“强经管、拓理工、兴法文、促交叉”学科建设思路,制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经管学科引领”“理工学科攀登”“法文学科繁荣”“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等五大学科建设计划,推动各学科在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上强化优势特色,争创一流,加快建设优势特色学科集群。

围绕学科优势特色方向推进学科平台(团队)的布局调整,先后布局建设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金融安全与行为大数据实验室”、智能金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数智技术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团队”等一批省部级以上平台(团队);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数字经济与交叉科学创新研究院、统计交叉创新研究院、深圳高等研究院(筹)等跨学科大平台。积极适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尤其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深入推进学科数智转型,从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大力促进财经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交叉融合,为学科专业注入现代科技和数字元素,赋能传统财经学科更好适应时代变革。

遵循现代学科发展规律 不断优化学科建设机制

五年多来,学校聚焦关键环节推进机制创新,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学科建设制度体系。完善组织领导体系,优化“双一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管学科、理工学科、法文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五个学科建设委员会及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学科分委会,完善“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学科建设委员会议事决策制度。发挥项目建设的带动作用,突出“坚持一体推进、抓好年度建设、强化项目带动、突出绩效考核”的整体思路,出台学校“双一流”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办法,共立项重大(重点)建设项目150余项,推动“双一流”建设更好聚焦重点建设领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学科分类建设、分类评价、分类考核,与牵头职能部门、学科建设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健全学科建设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

修订完善学科建设绩效评价与奖励办法,既考察现有基础上的阶段性成长性提升情况,也追踪与对标高校学科在可比领域的竞争力表现情况,并将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与资源配置相挂钩,激发学科建设主体内生动力与组织活力,争取产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强化学科意识、学科导向和学科贡献,构建教育部评估、第三方评估、国际认证、自我评估等相结合的质量评价体系,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估,组织开展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组织11个一级学科、17个专业学位点完成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组织13个一级学科、19个专业学位点完成周期性合格评估,组织开展教育部年度“双一流”建设成效监测,依托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中心加强对第三方评价指标数据的挖掘,加快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成效数据监测平台建设,把学科质量评价作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站在西财第二个百年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学校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建设,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学校全面创新发展,加快建设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续写教育强国建设的西财篇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