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高歌西财答卷 当前位置: 首页> 奋楫高歌西财答卷> 正文>

奋楫高歌 西财答卷之七: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汇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磅礴人才力量

2024-11-29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发展规律,准确判断我国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突出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引领驱动”,作出全方位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学校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西财始终把人才作为治校兴校的根本,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守正创新、系统思维、问题导向相统一,以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加强“新财经”战略背景下人才工作整体设计和系统推进。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人事体制机制改革 加强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引领 促进职业发展 涵养西财情怀的实施办法》《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等主体文件相继出台,学校党管人才工作理念升级、制度升级、举措升级,一批接一批国家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名家大师不断涌现,人才结构、人才质量、人才效能不断提升,“让事业激励人才、靠人才成就事业”的干事创业沃土不断形成,奠定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坚持党管人才 把好人才工作“方向标”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

“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着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把党管人才工作做深做实,不断夯实新时代人才工作之基。

坚持从政治高度定位人才工作,设立学校党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健全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和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党委“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工作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科研、教学、财务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院系所等二级单位主动作为,全校广泛参与的“大人才”工作格局,为人才成长提供资源保障。完善人才人事制度体系,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为吸引人才、汇聚人才提供制度保障,确保人才工作优先部署,人才资源优先保障,人才发展优先支持,人才服务优先落实。

创新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恳谈会”“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午餐会”等活动,把高层次人才紧密团结在党的事业周围。加强对非党员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等的政治吸纳和培养,广泛凝聚人才合力。坚持多措并举,常态化开展人才国情研修培训,大力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

5年多来,一系列党管人才举措不断推陈出新,学校以全方面组织保障推动资源和制度保障,树立全员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意识,推动五大学科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全力开创一流大学人才工作新格局。

坚持引育用留并举 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

人才是支撑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和战略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人才引育用留“大生态圈”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人才工作进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学校坚持在全球坐标系内发现、延揽高端人才,依托国家战略腹地优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吸引汇聚了一批国内外高水平人才。5年来,西财全职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600余人,平均每年引进100人,较5年前实现大幅增长。“光华英才工程”引才品牌日益凸显,引进以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周恕弘、国际著名数学家陈新富为代表国内外高层次人才13人。创新柔性引才,以“首席科学家”“海外特聘院长”“学科负责人”“光华访问学者计划”等方式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松蹊等国内外学术领军人才31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才汇聚西财、逐梦西财、发展西财。

以人才工程为牵引,打造“新财经”人才“集聚地”。学校依托“光华英才工程”集聚资源对人才开展精准分类、定向引育,完成四批聘任资助工作,投入建设经费1.5亿多,引育高水平人才483人次,其中“光华杰出学者”50人次、“光华百人计划”259人次、“光华青年教师成长计划”资助174名40岁以下青年教师。通过“光华英才工程”引育国家级人才25人次、省部级人才175人次,国家级人才、省部级人才的引培率达86.21%、81.14%,构筑起了分层科学、路径明确、逐级递进、激励充分的“人才金字塔”。

2019年以来,以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为代表的国家级人才新增32人,增幅达123%,增选数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前列。以“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青城计划”等为代表的省部级人才新增130人,增幅达116%。目前,西财国家级人才、省部级人才队伍规模达314人,在专任教师中占比达22.2%。在西财,领军人才领衔挂帅、青年人才挑梁担纲、创新团队协同攻关的人才队伍雁阵格局初步形成。

高层次人才是学校创新的主力军。2021年,学校制定实施《关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十项举措》,鼓励高层次人才围绕“国之大者”“校之大事”,跨学院(研究院)、跨学科组建创新团队,以“构筑大平台、凝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为目标,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以有组织科研带动有组织人才培养。制度环境的优化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近年来,学校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搭建了以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交子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为代表的27个跨学科、跨专业科研创新团队/平台,产出300余项标志性科研、育人和社会服务成果,周恕弘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实现学校在经济学TOP期刊上的突破,林华珍教授团队入选首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在西财,高层次人才创先争优、带领团队冲锋在前的科研创新环境正在加快形成。

青年人才是高层次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学校把青年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创新实施青年人才培育“五大计划”,推进分类培育、精准施策,为青年人才提供稳定、持续的成长支持。实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专项计划,开展职业发展规划交流座谈会299场,为1300余名青年教师提供“一人一策”支持;实施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实现青年教师全覆盖,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实施“可持续师资计划”,派出20名后备人才出国深造;实施教师“跟研”“跟教”专项计划,派出82名优秀青年人才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跟教、跟研;实施“师资博士后”“光华博士后”专项计划,培养20余名优秀博士后作为学校储备人才。在西财,青年人才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人才不断崭露头角,正在成为支撑西财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创新生态好,则创新活力足,良好环境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校持续优化人才成长的“软环境”和“硬平台”。完善“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三位一体的人才发展支持体系。为高层次人才建团队,为青年人才配导师,对引进人才实现“有团队、有学生、有空间、有经费”的“四有”支持体系。布局建设科教协同平台,为从事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的优秀人才提供标准化办公条件和公共实验平台。

学校深入推进新型人事综合系统建设,实施教师“一张表”工程,实现数据共享共通,让教师“少跑路”、数据“多跑路”。聚焦人才关心的落户、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问题,提供“一站式”服务,高效解决每一件“关键小事”,同时大力加强实验学校、幼儿园和校医院建设,有效增加子女教育、健康医疗等优质资源供给。

5年多来,从政策引才,到平台聚才,再到服务留才,西财敞开怀抱,聚全校之力助人才成长。

坚持深化改革 持续激发人才“动力源”

人才活力是事业发展活力的基础。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评价改革的系列重要讲话,为做好高校教育评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有关要求,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出台20多项改革文件,构建了教师队伍分系列发展与评价体系,打出一系列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组合拳”,在改革探索中形成了“西财经验”。

建全不同序列晋升机制。构建教学、科研、教学科研、智库、实验和管理服务六大发展系列,通过对各系列指标分配进行合理调控,确保教师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单设标准、单列指标、单独评审。同时建立发展流转机制,支持各系列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职称评审实现不同系列的转换,让教师们在发展过程中有更多选择。

优化分类评价机制。坚持量质并举,以质为先,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一步突出关键核心办学指标。优化评价方式,分类建立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如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提高教学考核占比,加大标志性成果计算权重,针对特殊领域、突破论文限制等。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基础研究人才、青年人才重点推行聘期评价、长周期评价,以6年为一个周期,特殊情况经学校研究可延长评价周期。建立健全高水平人才职称职务破格晋升机制,对优秀高水平人才实行先聘后评,建立职称评审快速通道,破除年龄、任职年限等限制。一大批优秀教师成功引进和晋升,分类卓越与科学评价的观念深入人心。

完善分类考核机制。深入开展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岗位评聘和薪酬改革,系统构建各类岗位体系,完善各系列“纵向畅通、横向互通”的晋升发展体系,打造“人岗相适、强化责任、以岗定酬、流转有序”的全链条岗位管理机制。推进目标绩效考核改革,重点健全校院两级考核机制,全面下放教师考核权限,构建“任务-考核-绩效”强关联考核激励机制,推进不同学科人才分类评价,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严格挂钩。学校“标准明晰、人岗相适、流转有序”的分类考核、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评价改革成效突出。在教学系列,涌现出了全国教学名师高晋康教授等为代表的潜心教书育人的名师群体;在研究系列中,涌现出了以汤继强教授为代表的智库研究系列教师……广大教师投身教书育人和科研攻关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教学科研、科研系列高级职称教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不断提升。

5年多来,学校不断完善分类卓越的评价制度,不再“一把尺子量所有人”,通过创新长周期评价、团队评价等,营造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立足本岗、分类卓越的鲜明导向下,学校形成了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高端集聚、分类卓越的一流人才队伍格局基本形成。

坚持思政引领 突出师风师德“第一标准”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努力构建“思想引领、底线约束、榜样示范”三位一体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系,引导广大教师心怀“国之大者”,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

坚持思想引领,鼓足立德树人“精气神”。完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强化学、研、讲、用一体化推进,实施“创新理论铸魂工程”,5年来,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教师代表座谈会4场,组织3批青年(海归)教师近400人赴“中国两弹城”、成都国际商贸城等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和实地研学,组织113支教师实践队2000余名师生赴全国各地开展“知行天下”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教师在躬行实践中坚定信仰信念,涵养科研报国情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强化底线约束,拧紧师德师风“安全阀”。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学校对拟入职的教职工和拟入站的博士后,全覆盖开展准入查询,严格师德师风“入口关”。加强师德过程性考核和年度考核,将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贯穿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强化师德监督,编发《高等教育领域教师违纪违规和师德失范案例通报》,把负面案例警示教育纳入党风廉政教育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建立师德师风问题举报平台,推动构建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和评价体系,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

突出榜样示范,选树教书育人“好模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师德大讲堂”、“师德师风建设月”等专题活动深化师德教育。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开展校内师德先进典型评选,共选树30名师德先进个人、6支师德先进团队,5个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开展学校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工作,遴选5支教师团队加强支持建设。持续打造“师者·初心”教师宣传品牌,发布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传报道。每年在教师节前后制作教师年度荣誉墙,累计宣传获奖教师(团队)800余人次,充分展现学校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

5年多来,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全国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四川省“师德楷模”“教书育人名师”“四有好老师”“最美教师”等一批教师楷模,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迈向100年的西南财大,因人才而兴,因人才而盛。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双一流”“新财经”建设总体布局,纵深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推进人才引领支撑,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财经科技人才队伍,为建设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强大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