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确立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
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从国际交流深化合作,到本土高校强强联合,从“政校企”融合发展,到“产学研”互利共赢,中国教育不断突破校门、国门的限制,也不断打破学与用的壁垒,彰显着教育强国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磅礴气象。
新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研究生层次项目,获批两个教育部备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人才培养水平得到全球顶级商科专业教育认证系统认可,与“一行一局一会”等政府部门及金融行业和头部企业深度合作,深圳高研院(筹)正式揭牌,实现国内省级校友组织全覆盖,开发上线一体化校友信息平台……
虽然地处西部内陆,但胸有五湖四海。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西南财经大学坚定开放信心绘就开放发展画卷。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强基固本,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深化对外开放,拓展对内开放,整合国内国际资源,凝聚万千校友力量,以高水平开放办学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开放包容的气度和胸襟积极参与高等教育的全球竞争,成为中国高等财经教育的主要引领者、国际商科教育舞台上的有力竞争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贡献者。这是西南财经大学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第十三次党代会蓝图已经绘就,逐梦惟有笃行。
五年来,学校优化全球布局服务国家战略。
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开放合作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践行“国际化+”发展模式,从立足四川、服务西部到面向全球,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加快融入国际高等教育体系,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奋笔书写西财教育对外开放新篇章。加强顶层设计擘画蓝图。按照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深度开放办学新格局”工作要求,制定《关于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全面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意见(2019-2023)》和十项建设任务等系列文件,提出“一核两维三力”总体思路。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与全球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余所高校、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活跃于中欧商校联盟、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亚太管理学院联合会等国际多边平台。突破层次搭建合作平台。联合成立中国以色列数字金融创新中心、瑞中可持续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高起点开展高水平合作。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聚焦“一带一路”,与坦桑尼亚商业教育学院签署师资委培项目协议,率先推进“新财经”高等教育走进“一带一路”。布局国别与区域研究,“非洲研究中心”“孟加拉湾国家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备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
五年来,学校培养全球胜任力,打造“留学西财”品牌。
学校站在全球更高“坐标系”中谋划人才培养工作,为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赢得国际竞争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全球体验。稳住学生赴海外交流交换规模基本盘,举办学生出国(境)交流双选会,设立出国(境)交流奖学金,2019年以来累计资助学生712人次,助力学生拓展国际视野。与美、英、法三国高校合作打造3个优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9年获批部属财经类院校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2023年突破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获批与意大利罗马一大金融学博士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培育国际组织人才,设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光华实验班,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首批基地建设高校,2019年以来,推送73名学生赴国际组织相关单位实习或工作。聚焦质量培养来华人才。留学生培养规模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作为四川省首批试点院校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第三批质量认证,获批教育部“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举办国际文化节,多名学生荣获“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加快推进港澳台教育交流。稳步提升招生规模,着力提升培养质量,打造“同心圆梦·爱国力行”“巴蜀文化研习营”等品牌活动,增强港澳台学生思想情感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五年来,学校加强教师国际交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尊重人才、崇尚学术、激励创新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理念。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深交与广交相结合,引进全球一流专家学者,培育国际一流创新团队,多举措引领教师走向国际学术舞台。创新订单式培养方式,五年来“可持续师资储备计划”遴选资助20位优秀学子到海外一流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积蓄面向未来发展潜能。重视教师国际化发展,鼓励支持教师参与国际性科技、教育、文化项目,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校际交流平台等国内外渠道,搭建国际化平台,培养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能力,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国际化师资队伍和管理团队,近半数专任教师具有长期海外经历,学术“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持续提升外专引智效度。学校每年邀请大量外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合作,举办包括国际金融科技论坛等近百场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搭建学术前沿交流通道。学校大力引进海外名师大家,连续三年获四川省外专最高荣誉——“天府友谊奖”,被四川省科技厅评为2022年度科技创新引才引智先进基地。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知名学者先后做客我校与师生展开高层次、前沿性对话与研讨,唤起师生对学术的热爱和对真知的追求。
五年来,学校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影响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通过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发出西财声音,展示西财形象,在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践行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对标卓越打造西财品牌。学校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第701-800,位列财经类高校第1,在U.S. News2024-2025世界大学排行榜位列474位,其中经济学与商学在U.S. News2024-2025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位列世界第23,中国大陆第3,财经类高校第1。学校“经济学与商学”“社会科学总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数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其中经济学与商学位列全球第72位、中国大陆第2,学校办学水平得到全球认可。学校工商管理学科群获得EQUIS再认证,会计学院通过AACSB商科和会计再认证,以评促建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以心相交深化人文交流。学校大力营造中外人文交流友好环境氛围,举办“Global Academy国际暑期学校”等大型高水平国际文化交流活动,2019年以来,累计吸引50余个国家和地区百余所高校1054名国际师生踊跃参与。贡献西财智慧传播中国声音。学校与北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合建该国唯一一所孔子学院,2023年举办建院十周年庆典。2019年,学员、北马其顿著名歌唱家苏珊娜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2021年,1名学员荣获首届“汉语桥”小学生中文秀全球一等奖。建有四川唯一汉语国际推广成都基地,举办商务汉语高级研修班,出版《成都印象》系列教材入选四川省新闻出版局2019年“四川好书”名单。
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党组、四川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学校深度开放战略并取得重要成效。学校坚持服务国家及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促进学校与政产学研各类合作提质增效的原则,提高合作层次,定期跟踪问效,深度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推动校地、校企、校校间合作提质增效。
五年来,学校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加强与“一行一局一会”等政府部门的深度合作。
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度聚焦经济金融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战略性研究,服务金融强国建设;与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签署合作协议,成立财经人才培养基地,在签约的财经高校中首家落地协议内容,举办第一期军队财经骨干人才素质提升班,得到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专题报道,努力打造军地合作典范;与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签署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对共建协议,推动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筹备,学校深圳高等研究院(筹)正式揭牌,研究院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我们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构建与成都市政府、四川省科技厅、内江市人民政府、四川省银保监局等政府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校地合作工作推进机制。与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交子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重大产学研合作平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美国道富银行联合创办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致力于在财经数据高地、开源金融科技代码、前沿金融科技研发探索等科研进行重点突破。我们持续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主动对接地方需求,以研究院为载体推动校地合作不断发展。学校自贡经济发展研究院、长江金融研究院、四川省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绵阳市游仙区数字经济与交叉科学创新项目等地方政府合作项目均稳步推进并取得系列成果。
五年来,学校深化拓展与行业企业的高质量合作,主动加强与金融行业及头部企业深度合作。
与中国银联、中国银行、兴业银行、四川银行、民生银行、太平洋保险、德勤华永、中铁信托、中经城投、四川发展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百年校庆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上,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合作项目集中签约,献礼百年校庆;与建行四川省分行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及体验管理研究实验室”;与五粮液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落地两批次共400万元捐赠;与神州数码围绕金融科技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与省民政厅签订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与云从科技合作共建“西南财经大学-云从科技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西南财经大学-川大智胜智能支付联合研究所;与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构建人才共享机制,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与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文化地标。
五年来,学校大力加强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共同打造高品质联合培养和科研合作项目。
与中央民族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经管类学科与民族、艺术类学科交叉融合,人文与艺术学院两名教师成果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与四川农业大学签订劳动教育合作备忘录,共同打造大学生劳动教育共同体,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局面;与成渝金融法院、西南政法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各自在司法审判实务和法学教育研究、金融学方面的优势,不断开创院校合作新局面;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签订三校合作协议,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建实践基地;与新疆科技学院、新疆财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力特色优势学科、推动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支持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建设和发展,综合提升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办学能力和水平;与山东工商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共同推进高等财经教育发展;我们持续推进国内交流学生相关工作,与中国海洋大学、山东财经大学、西藏大学、川渝地区通识教育联盟等建立国内交换学生合作培养机制,近年来共计接收交换学生400余人,推动高校共同发展。
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全面推进校友工作,积极打造校友平台,切实推进重镇布局。我们成功注册校友总会,圆满举办95周年校庆,积极筹备百年校庆,创新推出入校30周年返校活动、校友论坛、迎新送新、体育赛事等品牌活动,广泛动员校友参与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彰显出强大的文化认同与社会担当。这五年,是校友工作聚焦重点、绽放亮点的五年,更是机制逐步完善、不断攀登高峰的五年。校友工作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精进,为学校与校友之间架起更加坚实的桥梁。
五年来,学校通过“四环联动”汇聚协同育人合力,全面推动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工作的深度融合。
制定并实施学校《关于构建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强化各环节协同联动,推出品牌校友招生、校友导师、校友就业指导等项目,聚合各方资源,系统布局育人新模式。在校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国家奖学金颁奖典礼等重要活动中加入校友致辞、颁奖环节,将“校友工作全员参与”纳入“四环联动”方案,进一步增强在校生和校友的爱校荣校意识,深植校友情怀,形成共育人才的强大合力。
五年来,学校顺利完成校友总会注册,开启校友工作新篇章。
2020年,校友总会获四川省民政厅和教育厅批复,成为十年来四川省批复的第五家校友会,顺利召开成立大会,成功选举出第一届校友总会理事会。这一重要里程碑,为校友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强大动能,夯实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有效助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
五年来,学校在重要节点上办好校庆活动,凝聚校友奋进力量。
95周年校庆期间,创新推出“云讲座”“云游览”“云返校”“云捐赠”等项目,在疫情期间成功收集海内外各地校友会拍摄的22条祝福视频,开展共庆95周年系列活动14场。制定学校《庆祝建校100周年筹备工作方案》,召开百年校庆筹备领导小组会议及2023年校友工作暨百年校庆推进会,组织200余位校友返校,共同见证百年校庆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汇聚校友力量助力未来发展。
五年来,学校大力建设校友工作平台,夯实校友工作基础。
在组织平台上,重点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区域的校友重镇,推动15个省级校友会成立,实现全国省级校友组织全覆盖。在活动平台上,定期举办“入校30周年”返校活动、地方校友会座谈会和“新财经”校友论坛,创新开展校友足球、羽毛球、高尔夫球友谊赛等活动。在宣传平台上,上线校友信息化平台,拓展校友信息库,运营校友总会微信公众号和《校友通讯》杂志,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及校友风采。在资源整合平台上,与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合作发行西财校友信用卡,邀请资深校友返校举办讲座和沙龙30余场,推行校友导师项目及行业资深校友捐课,持续提升校友资源拓展和整合能力,为学校发展注入多元化校友支持。
五年来,学校凝聚强大校友力量,有力支持建设发展。
2019至2024年10月间,四川省光华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捐赠超过3679万元,实现保值增值收益1257万元,累计为人才引进、学生资助、课题研究、校园文化等项目提供支持5444万元,为学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校友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累计捐赠2100万元医疗物资,筹资50万元在福贡县金秀谷村建成村幼儿园,在线募资20余万元为当地中小学购置教学设备,切实改善了办学条件。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时代越是向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就越发突出。
大学的开放度决定大学发展的高度,一所大学再大,资源总是有限的,只有深入实施国内国际两个开放,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学校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在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来临之际,学校将坚持实施“深度开放”核心战略,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应发展之需、答时代之问,奋力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全面提升学校世界影响力,用优异成绩献礼西财百年。